400电话
024-89603333
“我不想死后留在棺木中腐烂,也不想经历烈火焚烧,只想赤身裸体埋葬在树林里的一棵树下。”这是美国缅因州男子马克生前的愿望。2025年6月,77岁的他去世后,女儿按照他的意愿,选择了一款“蘑菇棺材”作为最终的安息之地。
在全球范围内,人们对生命终结方式的探索正在超越传统土葬和火葬的边界。从水煮遗体到骨灰烟花,从蘑菇棺材到人体堆肥,这些新兴的安葬方式背后,是现代人对环保、个性化和精神意义的全新追求。
01 生态安葬:让生命真正回归自然
近些年来,节地生态安葬已然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,节地生态安葬符合我国基本国情,是深化殡葬改革的内在要求,是殡葬改革的目标方向。对此,沈阳陶然寝园积极响应国家和政府号召,自17年以来,陶然寝园先后规划建设了可降解的草坪葬、花坛葬、树葬、壁葬、生命晶石葬等多种葬式葬法,用实际行动向社会证明绿色节地生态葬的可行性和必要性。在绿色生态葬的基础上,陶然寝园又大胆地将墓地占地面积从0.85㎡缩小到0.2㎡,开创了沈阳乃至东北地区小型艺术墓区的先河。
截至2025年,陶然寝园草坪葬已惠及334位逝者,今年选择草坪葬的逝者共65位,在9.12日集体公祭仪式安葬逝者24位,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。在绿色实践的征程上,陶然寝园从未停歇。陶然寝园的节地安葬方式不仅深刻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尊崇与保护,更融入了生命循环的哲理,让逝者的生命以更自然的方式回归大地,实现生命与自然的永恒和谐。
02 水葬与人体堆肥:海外殡葬新趋势
在英国,法律委员会正在推动对葬礼法规的更新,提议将“碱性水解(水葬)和自然有机还原(人体堆肥)” 纳入合法选项。
水葬是一种以高温碱性液体代替火焰的殡葬方式。遗体被置于含95%水与5%氢氧化钾的密封容器中,加热至约160°C,数小时内软组织被分解,只留下可研磨成粉的骨骼残留物。这种过程的碳排放量仅为传统火葬的一半,用水量相当于一次家庭洗澡。
人体堆肥,则被称为“自然有机还原”。将遗体与木屑、稻草等有机材料放入密闭容器中,在微生物作用下约30天转化为一立方米左右的营养土壤。这种方式在美国部分州如华盛顿、加州已被合法化。
英国大型殡葬服务机构Co-op Funeralcare原本希望引入水葬技术,但因法律障碍未能实现。如今,随着法律委员会提议修改法律,英国可能很快会跟上其他国家的步伐。
03 蘑菇棺材:45天完全分解的环保选择
荷兰公司Loop Biotech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环保殡葬方式——蘑菇棺材。这种外观朴素的棺材是由蘑菇的菌丝体和大麻纤维制作而成,纯天然且环保。
蘑菇棺材的生产过程颇具创新性。利用真菌的“根”——菌丝体,与植物纤维混合后倒入特定模具中让其生长,仅需7天即可长成棺材外形。每个棺材重约30公斤,但可支撑最高200公斤的遗体重量。
与传统木制棺材需要数十年分解不同,蘑菇棺材埋入土中后,45天内即可完全降解。更重要的是,菌丝体可以加速人体分解,并吸收分解过程中释放的物质,将其转化为植物所需的营养成分。
截至目前,这种蘑菇棺材已销售约2500个,大部分在荷兰使用,最近开始进入英美市场。每具棺材售价为3995美元,尽管价格不菲,但为环保主义者提供了新的选择。
04 骨灰烟花与个性化告别仪式
对于追求个性表达的人来说,骨灰烟花提供了一种更为“轰轰烈烈”的告别方式。英国一些家庭选择将亲人的骨灰装入烟花中,让“最后一程”化为一场光与火的浪漫仪式。
专业公司如Heavenly Stars Fireworks等提供此类服务,将少量骨灰装入专门的烟花壳体中,制作成火箭、连发或特效烟花。价格通常从99英镑起,专业表演费用约1200-4000英镑不等。
一位选择这种方式的家属莱斯利·奥尼尔分享道,她的丈夫哈里刚满51岁便去世,离他们结婚30周年纪念日只差几天。为完成丈夫“爱冒险”的梦想,她和儿子选择了骨灰烟花。
此外,数字纪念堂等新型追思方式也在兴起。一些陵园提供年费制数字纪念服务,支持VR祭扫、生平故事数字化存储,甚至生成AI互动影像。这种方式特别适合异地亲属,可实现全球定位献花。
05 殡葬改革的社会意义与未来展望
从传统墓葬到生态安葬的转变,不仅是个体选择,更是社会进步的体现。选择生态葬的家属逐年增多,从这种变化反映出了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对生命意义的重新思考。
选择生态安葬的家庭还可以获得政策支持。在中国,不同城市有不同的补贴政策,比如上海、杭州额外提供2000元地方补助。北京户籍居民选择花坛葬可减免50%费用。
随着科技发展和观念转变,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创新安葬方式出现。荷兰Loop Biotech公司正在研发自带荧光的发光真菌棺材,方便家人准确找到埋葬点。数字技术也将使追思形式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。
随着蘑菇棺材的降解,马克的遗体在45天内回归自然。他的安葬地点上,亲友们种下的植物悄然生长,不久后那里将变成一片生机盎然的花园。他的女儿感慨道:“我更愿意把父亲想象成花园的一部分,而不是一具躺在地上的尸体。”
新技术让告别方式更加多元,水葬、人体堆肥、蘑菇棺材等新形式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。与此同时,绿色殡葬理念逐渐深入人心,节地生态安葬活动在全国多地开展。
生命终章的回归自然,是个体与世界的最终和解。